面粉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存在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面粉几乎是随处可见的存在。不管是早餐的包子,还是香喷喷的面包,又或者是春节时的水饺,每一道菜的主要成分,都和一包看起来很不起眼的面粉有关。
这些面粉是怎么从麦田里运进你的厨房的?为什么有的是白色的,有的则是黄色的?就是这样一种普通的面粉,也有可能隐藏着食物的安全性。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。
所以,是否真正的“白色”才是最好的呢?在种类与使用上有何特别之处?在众多的面粉品牌中,怎样才能找到既健康又安全的面粉呢?
从农田到作坊:麦子的嬗变历程
每当秋天来临,北部广阔的麦浪就象一片金黄的大海,在微风中荡漾,一派丰收景象。农夫将收获的麦子运到粮仓,再由粮食加工厂进行一系列繁琐的操作,最后制成一袋袋的面粉。
你可能不清楚,麦子要经过“洗澡”才能碾成粉末。这个工厂将麦子用水中浸一浸,使其略显软,再除去壳和杂物。
由于麦子的皮里可能会有泥土,微生物,甚至是农药,所以要把麦子洗得干干净净,这样才能确保面粉的品质。
麦子洗得乾净之后,便到了磨面粉的环节。现代的面粉工厂都采用了一种高转速的磨粉机,它把小麦的胚乳磨得很细,然后把胚和糠分开。
在制作的时候,需要对研磨的精度进行调节,对小麦的种类进行筛选。
高筋面粉能保持更多的胚乳成分、更高的蛋白和更高的筋度,更适宜用于制作面包或比萨饼。中筋面粉在加工过程中较为温和,是一种“万金油”,适用于馒头,馒头,饺子等。低筋粉是一种更加细致的筛选和较少的蛋白,制作的糕点既柔软又松脆。
在磨粉时,有的厂商会在粉中添加白色的增白剂,以使其看上去更“白净”。一种常用的添加剂是过氧化苯甲酰胺。
尽管该化合物在特定的服用剂量下已经被证明是安全的,但是对于长时间服用它的人来说,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争论。事实上,由于麦子自身也包含了一些类胡萝卜素,所以自然的面粉应当是微微泛黄的。若发现一些白色的面粉,如白雪般洁白,则应注意。
#优秀作品征集#
“毒面粉”为食物安全敲响了一道警报
说起面粉,就有好几起“毒面粉”的事情,让人印象深刻。这一系列的事故,不但引起了消费者对添加剂的质疑,同时也引起了业内对生产过程标准的重新思考。
在2001年度全国范围内,曾发生过一次大型“毒面粉”事件。其中12个品种的食品中检出了过量的食品添加剂,其中包括河南,安徽和山东的几个名牌食品。
这里面,最令人吃惊的就是一些厂商往面粉里掺入了滑石。但是,在使用过程中,它对身体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。
除滑石粉末外,偶氮甲基氯化铵也是一种颇具争议的添加剂.虽然可以提高小麦粉的筋度,但是有些研究表明,小麦粉经过高温处理后,会变成一种有毒的东西。因此,世界各国都对其禁用,而国内也逐渐加强了对其的监管。
最近几年,为保证粮食的质量,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新规定。比如,新国家标准在2023年颁布,要求面粉中不能添加食物添加剂。此举无疑是为了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,使“无添加”的面粉在市面上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。
怎样才能选出一包好的面粉呢?
在超市里各种牌子的面粉面前,怎样选择一包又健康又安全的面粉,已经成为不少妈妈的功课。事实上,只要您能把握好下面这些窍门,您也能在选购面粉方面做个“行家里手”。
自然粉的色泽为奶白色或微黄。若出现白色令人不舒服的现象,应考虑加入过多的增白剂。另外,要注意不要买灰色或黄色的面粉,这是由于储存的时间太久而产生的霉菌。
上等的面粉闻起来会有一丝麦香。若闻有怪味或酸味,则表示该面粉已坏。
用双手抓起一大团的面粉,摸上去细腻而疏松,就是优质的面粉。若发现面粉手感太顺,或易结块,则有添加滑石粉或潮湿等因素。
选购面粉时,务必留意产品外包装上是否有合格编号。比如,以 GB/T8607为基准的高筋粉、 GB/T1355为中筋粉、低筋粉为8608。只要达到新国标,就能保证食用安全。
名牌和原产地:高级小麦的“身份证”
在选购过程中,品质好坏,除了选购技术外,牌子与来源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量因素。中国主要的小麦产地有河南,新疆,以及东北等地,那里生产的小麦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。
河南是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,其生产的小麦粉以其较高的价格效益而闻名世界。如“五得利”等名牌产品,在国内广受欢迎。
新疆的小麦因其生长期较长,且有较好的光照,因此制作出了较高的筋度和较好的口味。比如著名的“奇台面粉”,其产品质量非常好。
东北部低温的天气使得小麦品质更为稳固。“河套面粉”作为一个牌子,已经在市面上享有很好的声誉,尽管售价稍高,但质量却很好。
在购买食物的时候,务必要认真阅读成分清单及制造时间,尽可能选择天然无添加的食物。
面粉,看起来很平常,但它是人类饮食习惯,食物安全和生命质量的象征。所以,选择好的小麦粉,既是对自己及家庭身体的一种责任,也是一种对食物安全性的重视。

